重金属音乐为什么让人想到魔鬼?

重金属音乐为什么让人想到魔鬼?

魔鬼音程的历史与根源

尽管被贴上“邪恶”的标签,三全音在中世纪并未被正式禁止。然而,受到当时严格的作曲规范影响,它从未被广泛接受。事实上,它成了那些想要创造极度不和谐音效作曲家的“秘密武器”。

维也纳大学的音乐学教授克里斯托弗·鲁伊特(Christoph Reuter)解释道:“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理论强调数学与哲学的和谐,而三全音的复杂频率并不符合这一体系,因为它们并非完美的音程。”

音阶与调式的关系

11世纪,音乐理论家阿雷佐的圭多(Guido d'Arezzo)发展出了六声音阶,并创造了“圭多手掌图”,这为歌者提供了早期谱号的帮助,也帮助他们避免使用那些不和谐的三全音。中世纪的音阶系统主要围绕大调展开,如C大调音阶的第一个音是C(唱名Do)。但如果改变起点音,这个音阶的风味也会发生剧变。例如,从D开始的C大调音阶形成了爵士风格的“多利安”调式。

然而,有一个调式,它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构建了音阶,这便是“洛克里亚调式”。它从C大调音阶的B(唱名Xi)开始,产生的音程不稳定,形成了让人不安的音效,这种调式被认为充满威胁。

魔鬼降临

在欧洲中世纪,调式是教会音乐的核心元素,它帮助创造和谐的和声。鲁伊特指出,三全音的使用不仅违背了这一原则,而且其演唱也相当困难,“尤其在无伴奏的合唱中更为困难。”这种不和谐的音程也成了音乐史上最著名的警告:“mi contra fa diabolus est in musica”(即“咪发相克,魔由乐生”)。这句话暗示,三全音的冲突将导致不和谐的结果,它不仅破坏了和声,还影响了音乐的神圣性。

跨文化的音调禁忌

不只是西方音乐,在其他文化中也有类似的“禁忌音调”。从印度的拉格(raga)到日本的雅乐,这些文化都避免使用特定的音符组合,以保持情感的平衡和美感。而在阿拉伯的木卡姆(maqam)体系中,正是这些“禁忌音调”被接受并创造了张力,形成了与西方音乐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

然而,是否所有不和谐的音调都令人不适呢?根据2016年的一项研究,生活在玻利维亚的提斯曼人(Tsimane)并不认为不和谐的和弦比其他音调更为刺耳。这表明,不和谐音程与文化和经验紧密相关,并非普世现象。

重金属的诞生与魔鬼音程

1970年,黑色安息日乐队的同名专辑发布,其开篇的三全音旋律成为重金属音乐的标志。这些音符不仅成为了这个音乐类型的象征,也展现了重金属的“黑暗”与“刺耳”特色。随着重金属音乐的崛起,三全音逐渐成为其根基之一。

大脑与音乐的关系

那么,为什么三全音会让人感到紧张甚至不安呢?研究表明,三全音的粗糙刺耳令人产生生理性的不适,它的音波规律与危险信号相似。这种音调让我们的神经系统反应异常,进而与危险产生关联。音乐心理学家维多利亚·威廉姆逊(Victoria Williamson)指出:“我们对声音的反应不仅仅是生理性的,还受到经历与文化的影响。”

这一理论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音乐演变。中世纪的音乐推崇和谐,而巴洛克和古典主义时期则接受了更为戏剧化和激烈的对比。直到今天,“魔鬼音程”依然在现代媒体中时常出现,从《辛普森一家》的主题曲到警笛声,它们都能在瞬间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重金属的心理反应

对于黑色安息日的粉丝来说,这些“魔鬼音程”不仅没有引起恐惧,反而成为他们狂热喜爱的音乐元素。威廉姆逊指出,“这种音乐通过激发情感和压力释放,极大地刺激大脑的奖赏中心,如多巴胺核和前额叶皮质,这也解释了为何重金属的粉丝会如此忠实。”他们的“大脑已经习惯了这种多巴胺的冲击”,这使得这种“魔鬼音程”成为了他们音乐体验的一部分。

总结

从黑色安息日乐队的音乐到现代重金属的广泛流行,三全音作为“魔鬼音程”一直承载着强烈的文化和心理象征。它不仅挑战了音乐的传统和规则,也成为了音乐情感表达的核心工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PS怎么做高光效果——打造立体感与质感的专业教程
历届世界杯亚洲队最好成绩(历史最佳战绩!亚足联球队小组赛战绩:7胜1平10负,3队出线)
化石翼龙
365bet滚球网站

化石翼龙

📅 07-12 👁️ 1315
二次元少女是什麼意思
365bet滚球网站

二次元少女是什麼意思

📅 09-15 👁️ 2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