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市委1号文件聚焦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
发布日期: 2018-01-10 11:08 浏览次数: 字号:[ ]

  1月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南京市创新名城建设动员大会,会上发布了2018年市委1号文件《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1月4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1号文件进行解读,我市出台10条政策措施,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
  南京建设创新名城将分两步走
  “出台这一文件是南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出席发布会的副市长蒋跃建说,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启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21”战略,即建设“一个名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打造“两个中心”: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以及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体系。1月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大会,对创新名城建设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并发布1号文件,向全市上下释放一个强烈的信号,表明一个鲜明的态度,就是南京要发展、必须抓创新,南京抓创新、必须争一流。
  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将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20年,创新核心指标进入全国前列。第二步,到2025年,成为全球有较强影响力的创新名城。
  打造“五名”标志,建设“五最”城市
  创新名城建设的主要内涵就是打造“五名”标志、建设“五最”城市。“五名”,是指“名校”“名所”“名企”“名家”“名园区”。“五最”,是指接轨国际,建设开放创新氛围最佳城市;融通创新,建设创新效率最高城市;互联互通,建设资金流、信息流等枢纽功能最强城市;依法治市,建设知识产权保护最严格城市;包容发展,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城市。
  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的核心支撑主要是建设“两大中心”:一是综合性科学中心。重点是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国家研究中心,开展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建立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原创成果突破,打造科技创新“高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二是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主要是深刻把握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形成历史性交汇的机遇,用产业的思维抓创新,把科技作为一个产业来打造,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增长点,努力在“三高”即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打造高新技术园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实现新突破、新跨越。
  重点推进十项工程,建设创新名城
  1号文件的核心内容是10条政策措施,包括强化战略科技引领、支持名校名所与名城融合发展、推动科技成果和新型研发机构落地、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着力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全力建设一流科技产业园区、加快形成创新创业空间新格局、努力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健全科技金融服务和财政支持体系、营造开放包容的优良环境。为此,南京将重点推进十项工程:
  ——推进“两落地、一融合”工程。推进新型研发机构落地,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要使我市新型研发机构总数突破200家,孵化出更多南京本土创新型企业。推动相对成熟的科技成果项目落地、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营,促进科技成果高效率转移转化。推动高校院所和地方融合发展,支持高校院所与国际名校合作在宁举办特色学院和高端服务机构。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深化军民技术转移转化合作。
  ——推进创新人才集聚工程。广聚高端人才,深入实施“百名顶尖专家领创行动”和海外人才“345”引进计划,探索实行特殊人才特别举荐制度,加快培育、集聚和使用一批“高精尖缺”人才。全面实施大学生“宁聚计划”,放宽本科以上学历和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落户条件。有效解决人才安居、子女就学、健康医疗和奖励激励等问题。
  ——推进战略科技引领工程。重点打造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战略平台,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鼓励推动在宁高校院所、企业等单位申报承担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力争形成一批重大原创科技成果,围绕南京主导产业,加强基础性研究,深化源头式创新,攻克颠覆性技术,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
  ——推进创新企业倍增工程。支持企业搞研发、搞创新,鼓励引导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集聚研发人员、加大研发投入。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爆发式增长,力争今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长50%,到2020年达到4000家以上。加大中小企业和初创型企业扶持力度,根据其对本市经济发展贡献,给予一定奖励。
  ——推进高端产业培育工程。围绕南京“4+4+1”主导产业方向,聚焦产业核心关键技术,推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创新产业集群。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5万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0%左右。
  ——推进一流园区建设工程。构建以江北新区为引领、高新园区为支撑、“双创”基地为基础的创新布局。按照统一管理机构、统一支持政策、统一园区品牌、统一考核体系的原则,加快15个高新园区的实体化运作,加大项目落地、人才引进、产业培育力度,逐步将园区主导产业集聚度提高到60%以上。
  ——推进重点改革突破工程。优先解决好“人、钱、地”等问题: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造力;今后五年,市区财政至少安排专项资金100亿元,并建立市场化运作的科技创新基金100亿元;大幅度降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用地成本,保障土地供应。
  ——推进开放创新提升工程。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入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布局一批海外创新中心,建立国际技术转移专项基金,支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成果和项目,支持收购或投资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打造高端活动平台。放大留交会、软博会、全球未来网络发展峰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等特色展会效应,举办“赢在南京”系列国际创新创业活动。深化创新协同协作。与国内外先进地区建立创新合作的有效机制,主动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创新网络,促进创新资源共享、创新链条共建、创新协作共赢。
  ——推进创新惠民拓展工程。依靠科技创新建设低成本、广覆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体系,有效解决卫生医疗、污染防治、健康养生、移动通信、公共安全等群众关切的民生问题。围绕“我的南京”便民服务、江心洲人工智能示范岛等重点领域加强科技应用,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围绕基层科技队伍建设等补缺补短、加强科技支撑,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在扶贫脱贫、就业增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推进创新环境优化工程。大力发展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投基金,加快科技型企业挂牌上市步伐,形成各类金融工具支持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大力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建设中国(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完善知识产权法庭司法保护职能,使创新活动在南京得到依法保护。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快建设一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优化创新服务保障。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和法治环境。

 

《南京日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分享到:
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