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探索 | 关于质量的思考
发布日期: 2017-06-29 17:38 浏览次数: 字号:[ ]

  质量是一个大话题。上周,应湖北方面之邀,在“质量强省战略专题研讨班”作了一个交流,对质量作了一些梳理,有关思考予以整理,不揣浅陋,交流切磋。
  一
  老子《道德经》有“大道之行”的论述,抓质量也是大道之行,是天下正道。毛泽东主席有诗“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苍桑”。重视质量、狠抓质量,是天下通行做法,发达国家如此,发达中国家也如此;美国如此,日本如此,印度也如此。美国搞“质量振兴”,日本有“质量救国”,韩国有“建设品质一流国家”,我们在抓“质量强国”。抓质量,是智慧者、明白人的做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道”。
  2009年有一个电影,叫《建国大业》,是向建国60周年献礼的作品。抓质量也是国家大业。所以本次赴湖北交流的题目,叫作《天下正道,质量大业》。
  二
  有时候越是熟悉的东西,越难表述。人们对质量耳熟能详,但质量究竟是个啥?
  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质量一是量度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产品,二是工作的优劣程度。其“详细解释”,又有:1.资质器量;2.事物、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3.事物的优劣程度和数量;4.物体中所含物质的量,亦即物体惯性的大小;5.耐用程度的高低好坏。
  关于质量的价值定位,同样是美国的质量管理专家,约瑟夫·朱兰认为质量就是产品的适用性,即产品在使用时能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德鲁克认为质量就是满足需要。他俩是从顾客的角度来阐述的。而克劳士比则把质量概括为“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程度”,菲根堡姆认为“是指营销、设计、制造、维修中各种特性的综合体”。因为后俩是搞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2005年颁布的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对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三
  世间万事万物皆有质量,质量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有宏观质量,有微观质量。经济发展质量是宏观质量、大质量,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到的马桶盖质量,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到的圆珠笔芯质量,当属微观质量。相比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都属微观质量之列。哪一天,质量专家们能否把后者调整为“中观质量”?
  质量之大没有边际,质量工作包罗万象。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提出,要找准“发力点”,牵住“牛鼻子”,打好“组合拳”。他说的这个“发力点”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牛鼻子”是标准,“组合拳”有抓好质量宣传动员、组织质量攻关整治、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打造中国质量品牌等。
  面对众多领域、各行各业亟待提升的质量,选准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消费产品、选准对经济发展贡献率已达58.2%的服务业,集中发力,影响带动,这是国家质量提升的当务之急,也是质检总局和质检系统聚焦主业、精准发力的恰当定位。
  据观察,质检总局目前的功能,大致可概括为“国家质量发展的研究者、谋划者,质量强国战略的推动者、践行者,国门口岸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的守护者、监管者”。
  四
  最近一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工作的主线,突出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
  国家领导人在会上讲了许多关于质量的话,笔者认为最为抢眼的两句是: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下最大气力全面提高质量。一个树立“强烈意识”,一个“下最大气力”,前者是思想、理念上的要求,后者是行动、实践上的告诫,知行合一,相辅相成。
  支树平局长认为:“中央如此深刻地强调质量问题,如此系统地部署质量工作,这在党的历史上、在我国质量发展史上是极为少见的。”
  质量为什么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国家领导人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在经历了长期快速增长后,我国到了没有质量和效益就无法发展的阶段”。李克强总理有过“三个之”的表述:“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兴业之本、转型之要”。如此强调质量的重要性,无与伦比,无以复加。
  五
  在质检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质量发展圆桌会议”上,有专家提出“十年定律”:世界上许多国家,当初质量起点并不高,但提升起来很快,从口号喊出,到大干快上,往往十年内就会大见成效。
  我国从1996年实施《质量振兴纲要》已经20多年。如何评价我国的质量现状?有一句老话: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讲不得了。这些年来,我们的质量得到长足发展,成绩很大、令人鼓舞,但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也不少。总体感觉:质量很复杂,质量也很脆弱。以电缆事件为例,苦心经营多年提升起来的质量,有时候毁于一旦。
  说起抓质量的措施,如果让笔杆子准备一个材料,有六句话即可概括:推进质量强国战略,强化质量主体责任,创新政府质量监管,推动社会质量共治,加强质量基础建设,促进质量提档升级。够了。
  但做起来,确实不容易。有一个观点应当形成共识:质量是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秩序、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单就质量而论质量,单就质量而抓质量,往往很难奏效。中国,呼唤一场提升品质的革命。吼一声“中国质量要杀出一条血路来”,并非感情冲动。
  六
  当年,朱镕基同志讲:“放任假冒伪劣,国家就没有希望。”同样的,放任假冒伪劣,质量就没有希望。
  提升质量的措施有很多,有根上的,有表上的,有综合的,有单项的,有打,有扶。但不管怎么说,重典治质量,重拳打制假售假,是一个真招、硬招,也是绝招。
  因为,这么多年了,制假售假,假冒伪劣,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向假冒伪劣宣战势在必然,必须打出重拳。怎么打?要综合发力打,带着感情打,探索规律打,形成氛围打。
  七
  赴湖北前,浏览和研究了他们质量工作的相关材料,感觉路子对头。他们提出这样的思路: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以强化品质驱动、建设质量强省为主线,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最大气力提高质量、加强监管、优化服务、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湖北质量、叫响湖北标准、打造湖北品牌,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湖北有长江相依,有洪湖闻名。研讨班交流时,对于湖北省质量形势的评价,用了三个词来表述:一、风生水起;二、洪湖水,浪打浪;三、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希望全国都像湖北、超越湖北,抓质量,用心抓,全力抓。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抓质量,不能只炒概念、只喊口号。既要喊号子,更要甩膀子,既要坐而论道,又要奋而出征。
  九华山的禅堂里,有一副楹联:非名山不留仙住,是真佛只说家常。说质量,抓质量,要实在实在再实在。
  八
  质量专家断言: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2015年的欧洲质量大会,主题就是:质量,是一种哲学。
  民间说法,中国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那半个是曾国藩。而儒家的说法,中国达到圣人标准的有四个: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创立“心学”的王阳明,12岁时写过一首诗:
  山近月远觉月小
  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
  还见山小月更阔
  个人觉得,这个“月”就是质量。“眼大如天”、有大境界和高远眼光的人才会透“山”见“月”,得到“山小月阔”的真谛。
  还有一副佛家对联,叫作:仰看慧日丽中天,同开觉路;普渡众生越苦海,共济慈航。这个“慧日”,也可以理解为质量;“觉路”,就是质量观;“慈航”,就是质量发展之航,品质提升之航。
  九
  古人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于领导干部来讲,提升质量就是造福一方。抓质量功在当下、利在千秋,既有显绩、也有潜绩,是福荫子孙的事,是积德行善的事。
  交流中,衷心祝福湖北质量越来越好,湖北标准越来越响,湖北品牌越来越靓。如何做到?既要下苦功夫,不图捷径,也要出奇制胜,善抓规律。
  同时,也表达了对在座120多名市长、厅长、县长的真切期盼:多想质量、多抓质量,多干些管长远的事。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下,还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力争在抓质量上多立德、多立功、多立言。
  转载:中青在线(http://jingji.cyol.com/)
  来源:质检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分享到:
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